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正文

戴口罩前要“抖一抖”?还能安心戴口罩吗?专家释疑

2021-12-02 09:31:44   来源:广州日报

5034

  戴口罩前没有必要“抖一抖”

  专家:环氧乙烷广泛用于消毒灭菌 极易挥发基本不存在残留

  ●目前医用口罩标准要求“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相关口罩标准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指标要求(≤10μg/g)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口罩从进行环氧乙烷杀菌,然后经过工厂解析、仓储、运输、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环氧乙烷是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合物,穿透能力很强,基本不存在残留。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婧、何颖思 通讯员穗疾控、倪彗玲)日前,一段“口罩消毒残留物是一类致癌物质,用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不少市民朋友担心,还能安心戴口罩吗?为此,记者采访了检测机构、疾控专家、高校专家,为市民答疑解惑。

  环氧乙烷在常温环境下即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环氧乙烷灭菌是目前医疗器械产品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有无菌要求的产品应用较多,比如医用口罩。如果是非无菌产品,一般不会采用环氧乙烷对产品进行灭菌处理。”广检集团高技术产品检测中心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朱锐钿介绍,目前医用口罩标准要求“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无菌医用口罩大部分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医院感染与防控专家、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甜恬老师介绍,环氧乙烷在常温环境下即可杀灭各种微生物,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消毒灭菌方式,基本上常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用这种方式灭菌。

  朱锐钿表示,由于医用口罩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正规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须对每一批次产品的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将口罩投入市场。对于非医用口罩,如果经环氧乙烷灭菌的,无强制要求产品出厂前检测环氧乙烷残留量的规定,但生产企业也须对口罩的质量和安全性负责。

  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可放心佩戴

  环氧乙烷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朱锐钿说,不能离开剂量谈毒性,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相关口罩标准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指标要求(≤10μg/g)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佩戴口罩前,有必要先“抖一抖”吗?对此,刘甜恬认为,人们并没有必要这样做,只要是在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口罩,就可以放心佩戴。

  刘甜恬解释说,口罩从进行环氧乙烷杀菌,然后经过工厂解析、仓储、运输、销售,最后到消费者手里,至少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环氧乙烷是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合物,穿透能力很强,基本不存在残留。另外,从医护工作者角度来说,打开口罩包装“抖一抖”后再戴上,反而是不合规范的操作。

  疾控专家强调,疫情当前,大家仍要做足防护,牢记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做好防疫“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分普通公众和重点人群提出了要戴口罩的场景和情形、口罩选择及注意事项。其中提到,对普通公众来说,除了在密闭场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要佩戴口罩。

  专家建议,市民家里要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可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全面防范病毒传播风险。

  戴口罩 别入这些误区

  ●露鼻子

  露出鼻子,就是给病毒颁发了“出入许可证”,应该把嘴巴和鼻子都遮好。

  ●罩下巴

  将口罩移到下巴处,这样做看似方便,但口罩的防护意义实际为零,传染风险大大增加。

  ●套胳膊

  口罩摘下没地方放,直接套在胳膊或手臂上。这样做的话,手臂活动范围大,将口罩套在胳膊或手臂上,口罩内侧很容易沾染到病菌。

  ●口罩里面垫纸巾

  纸巾虽能吸水,但不能阻隔病菌。将纸巾垫在口罩里面,会使面部和口罩之前产生间隙,影响口罩的密闭性,降低防护效果。

  ●不更换

  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使用时间过长会降低过滤效果、增加呼吸阻力。

文章关键词:口罩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男子以销售口罩为名诈骗百万余元 被许昌魏都区检察院批捕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口罩供不应求。有些不法之徒,打起了口罩的主意,利用疫情,以出售口罩为幌子实施诈骗,牟取不义之财。3月26日,记者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张某涉嫌诈骗罪被该检察院依法做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 荥阳市广武镇:万只免费口罩送到家 抗“疫”之路温情满满

    “春亮,你家三个学生,每人五只口罩,六个大人,每人三只口罩,一共33只。”3月10日,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村干部挨家挨户将想方设法为群众购买的口罩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

  • 抢口罩、抢手机、抢茅台 销售代抢软件已有“判例”样本

    口罩、茅台、折叠屏手机,这些目前看来“一件难求”的物品,在黄牛眼里成了绝佳的“理财产品”。他们利用抢购软件“秒杀”商品,再加价售出。与此同时,制作、出售抢购软件,或提供“代抢服务”也均已形成产业链,并利用网络渠道,逐渐流向了普通消费者。

  • 物美多点APP高价售卖过期8年口罩 涉嫌故意遮挡生产日期欺瞒消费者

    继在多点APP上捆绑销售口罩被质疑后,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物美)被曝在多点APP高价销售已经过期8年的口罩,并涉嫌用贴标签的方式故意遮挡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

  • “既假卖也卖假” “朋友圈口罩”满满都是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口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利用口罩实施网络诈骗,有的制售假劣口罩,还有人将口罩生意做成了传销。据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420多起,查扣涉案口罩2300余万只。

  • 岂能以口罩为噱头恶意营销 中消协对此展开调查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商品需求量大、供应紧俏,一些电商商家借机实施诱购、“砍单”等不良营商手法牟取不正当利益,中消协已对此展开调查。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选口罩不必追求最高等级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综合分析各方信息指出,消费者对口罩产品要有正确认知,不必追求最高等级,应正确使用,避免浪费。

  • 医用物资生产“百米冲刺”

    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用品是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疫情防控的紧缺物资。连日来,全国各制造企业迅速复产、转产、加班加点投入紧缺物资生产,与此同时,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也在生产中得到积极应用,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 原价3元的口罩报价48元?业内人士透露海外口罩代购内幕

    近期,有业内人士向中新经纬记者反映,在韩国,部分工厂隐瞒库存、坐地起价,口罩的采购价已经从年前的3元/只涨到了20-25元/只,有商家的报价甚至一度达到48元/只。

  • 新郑爱心人士无偿捐出16000余只口罩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间之时,很多人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新郑市高新庄村的高俊强就是其中一位,他拿出正在销售的16000余只口罩免费发放给该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和梨河镇各行政村支部书记、机关干部、派出所民警、环卫工等。

慢新闻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深圳龙华“暴雨天浇花”引争议,回应来了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