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矮小症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在8月18日儿童生长发育健康日即将来临之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分泌科专家对外透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矮小症的发病率高达3%。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比如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专家表示,儿童发育迟缓将导致体格、智力发育迟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发生率增加,导致未来劳动力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据了解,目前我国4岁—15岁的人群矮小症发病有700万人,但就诊人数只有不到30万人。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罗小平教授此前向媒体介绍,在矮小症患者中接受正规治疗的人数只有3万人。目前许多家长还缺少对矮小症的正确认识,导致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内分泌专家许瑞英教授表示,关于孩子长高的问题,不少家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
经常有人说:“父母高,孩子未来一定高。”对此,许瑞英解释,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中,虽然父母的遗传因素占到60%—70%,但除了遗传之外,还有疾病因素,教育因素,生活中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以及环境因素,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身高也会存在差异。所以,父母高,孩子未来不一定高,需要做好身高监测。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矮,是晚长,二十三还蹿一蹿呢。”许瑞英说,这种说法不科学。“晚长”,医学上是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如果青春期前孩子身高落后较大,是否晚长应由专业医生作出判断,切不可只是等待。
还有家长说:“孩子长得快,现在高,将来一定没问题。”许瑞英认为,如果通过检查确认孩子骨龄较年龄超前,身高、体重过早地快速增长,可能就是性早熟的早期表现。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儿童期缩短,青春期进程加速,骨骺闭合也会提前。因此,要关注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看是否出现性早熟。
许瑞英说,科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会基本闭合,一旦骨骺闭合,就不可能再长高了。所以,不能再盲目等待孩子晚长甚至是期待“二十三蹿一蹿”,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能等的,这是在与骨骺线“抢”身高。(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谢静)
帮孩子调整状态有妙招,这些话请不要对孩子说。
“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你们行的小祝,要不然这钱肯定要不回来!”一位中年男子情绪激动,连连道谢,
由巴特尔执导,徐洪浩等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国家孩子》,目前正在央视第八套热播,收视也始终飘红。曾主演过《猎毒人》《我是特种兵》《特警力量》《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影视剧的徐洪浩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揭秘这部电视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多亏了咱们的城管同志,不然这大街上都是人去哪里找孩子?”1月29日,家住鲁山县汇源办事处的李女士激动地说道。
炎炎夏日,热闷难耐,很多家庭会使用空调降温。然而,小朋友的免疫力相对成人来说较低,体温调节较慢,很容易感冒或肠胃不适。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呢?
经常有爸爸妈妈无意间发现孩子的面部肤色不均匀,出现一块一块的白斑,有的白斑上还带点细小皮屑,可能几个月都退不去,这时有的家长便开始紧张起来,很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白癜风。
在这次疫情的催化下,孩子的近视问题进一步凸显。随着多地中小自学已全面复课,居家的日子学生大多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辅助学习,由于不当的用眼习惯,“小四眼”也越来越多。
吃喝拉撒睡,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生活场景,是孩子身体发育的不可或缺,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动力源泉。它们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接踵而至循环往复,是保教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幼教起点。
有情怀的小学语文教师,总会十分关心引导儿童的文学阅读生活,其中的佼佼者难免手痒,不觉间也会投身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之中。何夏寿老师就是颇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不,他的又一部新作《天天玩童话》(江西教育出版社)就在我书桌上了。
夏店镇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要求中心校每学期持续开展控辍保学大排查活动,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让贫困子女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