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热点聚焦 > 正文

“老漂族”面临心理空巢:每天操持家务 忍受孤独

2018-03-20  来源:工人日报

5034

  “老漂族”跟着儿女漂泊异乡,每天操持家务,同时也忍受孤独

  在子女家忙碌的“局外人”

  “感觉退了休,我就是不挣钱的保姆。在老家只照顾老头子一个人,到北京却要照顾4个——儿子、儿媳加上孙子孙女。”从河北随子女来京的老人王春妹说,“到了北京,一点都没有养老享福的感觉。”

  像王春妹这样的“老漂族”还有很多。由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蓝皮书指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60~69岁约占随迁老人的78%。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加上亲朋旧友远离等原因,使流动老人与迁入地生活产生隔阂,成为社区中的“隐形人”。

  进城并不是来养老

  在北京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工作的郭宇,对于请不起保姆只能让父母来京帮忙感到很无奈。“没办法,我和妻子每天都要上班,妻子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接孩子、做饭、日常家务等,全都靠老人。”

  郭宇家是两室一厅,他的父母不能同时前来。轮到父亲来照看孩子时,因为和孩子挤在一个屋子里,父亲生活得很不习惯。担心自己打呼噜吵醒孩子,老人经常忍着困意到天明。

  “于心不忍,可真的没有办法。曾经和妻子商量过,能否有一个人辞掉工作照顾家庭,但发现并不现实,两个人每月的收入还了房贷后所剩无几。”郭宇无奈道。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在一个国企厂区长大的,“听我父亲说,那时候双职工家庭,单位有幼儿园,老人病了,单位有医务室,不至于像我们现在这么累。”

  帮助子女带孩子、做家务,是许多随迁老人的日常事务。个中原因,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有的则是子女自理能力不强,即便已经为人父母,但还是难以应对家务事。

  从山东随迁来京的方女士发现,小区里带孩子的老人,大多和自己一样,操着外地口音。方女士帮忙带孩子的背后,是自己的女儿从小没做过什么家务,女婿也如此。“以前为了让闺女好好学习,什么活儿都不让她干。”孩子结婚后,这些家务还是归随迁而来的方女士做。

  “老漂”一族面临“心理空巢”

  不仅“退而不休”操劳家务事,这些为子女而“漂”的老人,虽在子女身边,却面临巨大的“心理空巢”。

  王春妹每天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饭,6点半叫儿子儿媳起床,帮忙给孙子孙女穿衣服,儿子儿媳上班后,她要送孙子孙女上幼儿园,紧接着去买菜。买回来的菜上午并不着急做,开始洗衣服。因为中午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只需要吃前一天的剩菜。下午切好菜,去幼儿园接孩子,两个孩子玩的时候开始炒菜,等到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就能吃现成的。“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睡觉。”

  每天晚上,是王春妹感觉最失落的时间,“他们回来要么对着电视,要么对着电脑,要么玩手机,我忙活了一天,他们也不和我说话,感觉我是个‘局外人’。”

  郭宇也想让父母参与家里的事务,至少不是每天对坐无言。但很快,他发现,别说媳妇,自己回到家,有时和父母也无话可说。相反,有时父亲说得不到位,反而遭到媳妇的白眼。而轮到他母亲来看孩子时,郭宇时时刻刻都在担心“婆媳千万别打架”。

  方女士退休前在学校工作,“多少也算体面”。但到了北京,方女士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和小时工没什么区别”,虽然心理有落差,但在女儿家也得忍着,因为经济上还要依赖子女。

  在随迁地没有“朋友圈”

  家务之余,崔先生常去小区花园遛弯,但是却一直找不到能说到一起的人。他感觉,自己和本地老人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他们讨论的要么是投资,要么是出国旅游,还有孙子孙女上什么兴趣班,我都插不上嘴。”

  在老家,方女士有很多好朋友,不论是同事、邻居还是同学。“在小城市,基本上大家都认识,走在马路上经常要打招呼。”但是到了北京,方女士寻找“朋友圈”并不容易,除了子女,没一个熟人。原以为北京“医疗条件好”,来了后才发现,看病挂个号太难了。“北京资源多,但不见得谁都能享受得到。”

  “身在异地,心在老家”,是不少“老漂族”的生活写照。

  事实上,帮助外地老人融入城市,有关方面一直在努力。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由该区社工联合会进行的随迁老人社区融合项目,就以长阳镇8个社区为实施区域,以55周岁以上的随迁老人群体为直接受益人群,社区其他居民为间接受益人群。该项目除了组织随迁老人参加活动外,还建立了随迁老人社区档案,对有特殊需求的随迁老人建立档案,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

  许多城市也正在对随迁老人打开社会福利大门,让他们不再是公共服务方面的“隐形人”。在杭州,60~69周岁的外地老年人持身份证,进入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文化宫(馆)、博物馆甚至一些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享受半价优惠。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随迁 隐形人 朋友圈 老漂族 局外人 责编:张钰洋
5034
全站我要评论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河南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将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挂钩

    记者从河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获悉,2017年河南计划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万人,并完成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河南将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放宽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进城落户条件,推动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城镇落户,加快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城镇倾斜的政策。

  • 河南:今年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万人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

    记者从河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获悉,2017年河南计划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万人,并完成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2017年完成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做好土地流转后农民再就业工作,并开拓外派劳务市场,扩大对外劳务合作,安排农民工转移就业。

  • 父母多点赞 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腾讯发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的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五成多年轻人朋友圈屏蔽父母”的现状,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让父母意识到,子女的成长必定伴随着对父母的疏离,这是为人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 朋友圈购物有风险 车没到家即被查扣

    近日,家住开封市祥符区的张先生从外地购买一辆二手商务车,车刚下高速,就被交警以该车是盗抢车为由扣下。

  • 淮阳全城朋友圈接力寻人 交警助走失女孩母女团聚

    3月13日下午,淮阳发生了很暖心的一幕,一条寻找走失女孩的消息迅速在朋友圈传播,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 公交司机拾包不昧 通过朋友圈找到失主

    近日,开封公交三公司的司机在车上捡到一个钱包,调度员通过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失主高先生。

  • 公交司机拾包不昧 通过朋友圈找到失主

    近日,开封公交三公司的司机在车上捡到一个钱包,调度员通过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失主高先生。

  • 6岁男童与家人走散 民警发朋友圈找到孩子父母

    2月23日晚18时许,天色逐渐暗下来,正是交通高峰期,虞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豫36中队民警马中启、郭丹在城区工业大道执勤,疏导交通,在人民公园附近发现一小男孩在路边哭喊妈妈。

  • 悉尼中医方山和他的“朋友圈”

    悉尼华人中医方山有一个澳大利亚演艺明星“朋友圈”。从1997年第一次为澳大利亚演艺明星治疗开始,到大导演巴兹·鲁曼、好莱坞著名编剧克雷尔·皮尔斯、演员特洛·普来尼特等,是我的病人,也是很好的朋友。而在此之前的16年,方山依靠自己的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疗效,把中医的名声在西方演艺界、澳大利亚主流社会“弄得很响”。

  • 车票失而复得 洛阳民警让沈阳姑娘倍感温暖

    “真是多谢洛阳民警,多谢洛阳人,感谢洛阳这个暖心的城市!”2月19日(大年初四)下午,当民警联系到杨楠时,她仍然难掩心中感激。

  • 女子因车辆违停被贴单 在朋友圈辱骂交警遭拘留

    洛阳一女青年因对交警贴罚单不满,一时冲动,在微信朋友圈发信息辱骂交警执法人员,2月11日被警方行政拘留。

  • 女子因车辆违停被贴单在朋友圈辱骂交警被拘留

    洛阳一女青年因对交警贴罚单不满,一时冲动,在微信朋友圈发信息辱骂交警执法人员,2月11日被警方行政拘留。

  • 为什么五成年轻人 朋友圈屏蔽父母?

    近日,腾讯发布《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显示,52%年轻人的朋友圈屏蔽了父母。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朋友圈的亲子关系也不都是那么悲观。无论哪一种朋友圈亲子关系,其实都只是现实中亲子关系在网络化时代的正常反应。

  • 陕州区法院运用微信朋友圈向“老赖”全面宣战

    2017年年底,陕州区法院利用微信朋友圈广告功能先后公布48名拒执“老赖”信息后,十余名长期销声匿迹、不见踪影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社会舆论和道德压力,与执行法院或申请执行人取得联系,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和制订还款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1月31日,陕州区法院再次运用微信朋友圈广告功能,宣传陕州区法院执行工作,公布惩治失信被执行人措施。

  • 潢川县供电公司:抢修照刷爆朋友圈

    1月29日14时左右,10千伏潢1线遭冲击跳闸,潢川公司迅速组织运维检修部、输配电部、北城供电所、电建公司协调作战。

寻医问药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