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比如寒冷的气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冬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隆冬的夜晚更是气温最低的时候,中医称为“阴中之至阴”,寒邪最盛,也就更容易发病了。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宝军提醒大家,夜间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受环境生物节律和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病情的表现方式与白天不同,存在潜在的病情骤然变化,特别是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更是许多疾病、急症的高发期。
1、夜间高热
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常有夜间发热加重甚至高热惊厥的情况,尤其多见于小儿和年轻人。家属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用退热药甚至送往医院急诊静脉给药。
2、夜间气急
夜间突发的气急常可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又称急性左心衰)等病症。对于哮喘患者,夜间发生气急必须及时治疗。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患者痰多的时候,夜间要警惕痰液堵塞气道引起的窒息。
研究发现,心源性哮喘的死亡时间大多在凌晨1-3时,通常是因为发生了急性心衰,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因此,患者出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等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3、夜间胸闷
冠心病患者,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最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有些患者“一觉不起”就是因为发生了心源性猝死。所以,对于夜间突发的心慌、胸闷、胸痛要特别警惕,稍有不适就应该告知家人,以便能够及时救助。
4、夜间呼吸暂停
由于呼吸暂停引起的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发现夜间打鼾,且有短暂的呼吸停止现象者,应及时就医。
5、夜间摔伤
冬天起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持室内的明亮度,坐起后感觉自己清醒了再下床,不要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就下床上厕所。
6、夜间中风
夜间容易发生中风,这与机体的动脉血压、血浆中儿茶酚胺及纤维蛋白原活性等生理性的昼夜变化有关。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晚上容易出现低血压现象,甚至在睡眠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也有些患者是晚上起夜时起床动作太快,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突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头晕、跌倒,甚至神志不清。还有些患者是因为起夜时没有穿上保暖的衣服,身体受寒冷刺激后血压骤然升高,而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常常表现为突然倒地不起。
邓州市赵集镇某小学一学生放学回家途中迷路,恰好被深夜巡逻的赵集派出所民警发现,民警几经周折,终于帮助小孩找到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