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金雨红
今日社评
如果遮掩、隐瞒病情,只会让更多人尤其是身边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遭受更大的损害。每个人都要收起侥幸心理,不要指望总能“运气好”而免除灾祸。如果有了症状,不妨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甚至自认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积极主动就医。善待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善待家人和他人,就是对家人和他人负责。
近日,湖北黄石市、海南三亚市、山东泰安市等多地发布通告,辖区所有药店暂停向市民销售治疗发热、咳嗽的药品。福建、浙江、广东、辽宁等地多个市县也开始停售或实名登记购买各类退烧药、感冒药。此举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敦促有上述症状的市民尽快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确保新冠肺炎筛查不留死角,不漏一个。
要切断疫情传染源,必须加强对发热人员的监测筛查。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内药店日前也开始执行实名登记购买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的规定,并将相关信息上报。为了尽快遏制疫情传播,北京市各区加强了体温检测和病例筛查工作,并主动从12345发热咨询热线、药店等发现线索,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排查防止遗漏。
药店停售或实名登记购买感冒药,一方面有利于促使相关病患及时就医,避免潜在的新冠肺炎疑似病患“自我医治”延误病情,将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有利于准确监测潜在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及时指导就医,如有必要还应迅速隔离观察,控制传播范围。在目前疫情防控攻坚阶段,这两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防控手段,值得在更多地方推广。
这段时间,多地在已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发现,有的病患在发病初期用白加黑等感冒药凭感觉“自我医治”,症状缓解后继续上班或出行,等到症状严重起来才去就医。这些人被确诊后,涉及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观察,有的已被转染。如此心存侥幸而祸及他人,教训十分惨痛。
新冠肺炎症状与感冒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是因为对疾病认识不够,觉得像平时一样吃点药就会好;有人是担心万一查出来新冠肺炎,不得不停止工作,经济收入受损;有人是“怕麻烦”,以为自己吃点药并自我隔离,也许就能挺过来;还有的人爱面子,怕“连累”他人隔离观察落埋怨;甚至有的人也说不清什么缘由,就是忧虑恐惧讳疾忌医。
无论什么原因,上述抱有各种侥幸心理的人,无一不希望自己能“悄悄”解决问题,神不知鬼不觉地“安度”灾祸,有人为此还瞒报、谎报病情。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如果遮掩、隐瞒病情,只会让更多人尤其是身边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遭受更大的损害。
每个人都要收起侥幸心理,不要指望自己总能“运气好”而免除灾祸。如果有了症状,不妨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甚至自认就是“最倒霉”的那一个,积极主动就医,尽早筛查治疗。善待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善待家人和他人,就是对家人和他人负责。
按照法律规定,瞒报、谎报疫情致使疫情扩散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机关可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相关人员依法立案侦查。这样的例子近来已多见诸媒体报道。有的隐瞒旅行史、居住史和病情被警方查实,有的刚刚治愈出院即被立案侦查。如果心存侥幸的人非得到这一步才迷途知返,不但个人付出的代价难以弥补,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更难估量。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个别病例的潜伏期最长可达3周以上,当前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从药店停售或实名登记购买感冒药反向追溯发热人员,挤压心存侥幸者、讳疾忌医者瞒报、谎报的空间,各项防控举措在实践中执行更严、覆盖更广,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网络日益完善。全国新冠肺炎治愈比例由最低时1月27日的1.3%上升到2月11日的10.6%,各地医疗救治效果初步显现,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