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疾病防控 > 正文

防治艾滋病 这十个误区你可知道?

2019-11-26  来源:燕赵晚报

5034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市民介绍自检包。

  日常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熟人朋友之间发生性行为不用采取保护措施?有了高危行为马上就能检测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目前,市民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防艾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根据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专家刘淑君介绍,仍有不少人对艾滋病存在一些错误认识。

  误区一 有“艾滋病症状”就怀疑被感染

  小王,30岁,年初刚晋升为爸爸,妻子整天忙于照顾宝宝,忽略了丈夫。小王与网友的一次约会,没有把持住,发生了一次亲密行为。事后,他悔恨不已。恰恰这时,又出现了一次发烧。小王这时就想感染了艾滋病会发烧,一定是与网友的亲密行为使自己“中标”了。之后越想越感到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低下,摸摸觉得还有肿大的淋巴结,越对照越像艾滋病,觉得一定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专家解答:人体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出现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任何症状,就直接进入到艾滋病潜伏期。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急性期症状,其中部分人出现一些类似流感症状,如不适、肌痛、发热、出汗、乏力、厌食、恶心、腹泻、咽痛等。部分人还可能有头痛、怕光及虚性脑膜炎,有的人会出现颈部、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口腔、食道溃疡等。急性感染期即使出现症状,一般也比较轻微,容易被忽略。症状一般会在2-6周出现,大约持续1-4周后便可自愈。

  很多人在有过高危行为后,出现了一些症状,就开始惶恐不安,甚至想到结束生命,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艾滋病症状没有特异性,因此,不能根据症状来诊断,只有通过血液艾滋病抗体检测才能够诊断是不是染上了艾滋病。如果有过艾滋病高危行为或疑似艾滋病初期症状,应该在窗口期后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来确定。

  误区二 共餐、拥抱等日常接触就会被感染

  网友“寒寒”咨询:在网吧上网,对面的女士又说脏话又抽烟,还说不去酒吧了,她站起来冲我方向说话,唾沫星子飞溅,还不时咳嗽。我感觉对方是个性生活混乱的人,我现在脸上长了粉刺,好害怕被传染上艾滋病。

  专家解答:实际上,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一旦离开人体就会死亡,一般的社交活动不会感染艾滋病。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餐、咳嗽、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电话等行为都不会被感染。

  误区三

  朋友间发生性行为不用采取防护措施

  小李是一个大学生,他有一个固定的男朋友(男同),他非常信任对方,觉得他俩之间发生的性行为,应该没有危险,所以从来不使用安全套。有一天,他在参加一次艾滋病宣传培训活动后进行了检测,不幸的是,检测结果显示他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专家解答:目前从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来看,性接触传播上升速度很快,伴侣之间(夫妻、男女或男男朋友之间)传播疾病的比率在升高。即使是熟人、朋友、同事,你也无法判断他是否感染有艾滋病,熟人、朋友之间传播的案例时有发生。有的人与性伴侣在刚刚认识时,警觉性较高,会使用安全套,随着熟识程度的提高,为了互相表示对彼此的信任,就不再坚持使用安全套,悲剧也就此发生。事实证明,一个人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就越大。在不能保证自己与对方是绝对一对一的性关系,而且都是健康的情况下,就应该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误区四

  有了高危行为马上就能检测出是否被感染

  王明是一个业务员,不久前跟几个客户一起喝酒,酒后又去唱歌,然后与陌生女性发生了性行为。第二天一上班,就来到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要求检测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专家解答: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一段时间后,人体血液中可产生一种物质叫做艾滋病病毒抗体。目前艾滋病的诊断就是通过实验室检测,如果在某人的血液中查出这种抗体,就表明这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并能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一般为2周到3个月。因此,高危行为发生后要知道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进行检测。

  误区五

  只要感染艾滋病病毒就会很快发病死亡

  章朋是一名在读研究生,在家是独子,上周刚刚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面对医生递给他的检测报告,他顿时瘫坐在椅子上。他哭着问道:“医生,我是不是很快就会发病死亡,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专家解答: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包括窗口期)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最初会出现一些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2-3周,可自行缓解。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也会经过几年的时间才会发病。目前,我国为艾滋病人提供了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肯定,有效延长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存期。

  误区六 外表健康的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张林林是一个年轻的同性恋,在一次针对男性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检测活动中,检测为艾滋病抗体阳性。他很不理解,他说:“我虽然有几个性伴,但都非常健壮,我怎么会被感染上呢?”

  专家解答: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需要进行血液艾滋病病毒检测,仅凭外表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误区七 感染了检测不出来的艾滋病病毒

  陈平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偶然的一次高危行为后,他感到十分内疚。此后他就三天两头到医院检测,每次都是阴性,一年来已经检测了很多次。但他总认为自己一定是感染了检测不出来的艾滋病病毒。

  专家解答:艾滋病的窗口期过后,检测结果阴性已经证实没有感染艾滋病,仅仅是对艾滋病的高度恐惧造成的“恐艾症”。

  误区八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在一次学校的宣传讲座时,有一个同学问道:老师,如果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是艾滋病,那蚊虫叮咬了这个同学再叮我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专家解答:因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且蚊虫可以传播乙脑、疟疾等传染病,因此有些人就担心蚊虫叮咬也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相关研究没有发现支持这一看法的证据,即使是在有很多蚊子和AIDS病例的地区,也没有发现蚊子会传染艾滋病。当蚊虫叮咬人体时,它们不会将之前叮咬的人或动物的血液注射到下一个对象体内。此外,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时间。

  误区九 进行艾滋病检测会泄露隐私

  27岁的郭小凯有过高危行为,最近准备结婚了,想做艾滋病检测。他在疾控中心的楼下转了三天,还是不敢进去。最后,他在“刘姐在线”留言说,我不敢进去检测,害怕检测机构把我的情况公布或告诉别人。

  专家解答:很多人没有勇气去检测艾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担心检测部门会泄露个人隐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测机构必须对检测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得泄露。艾滋病确诊后只会通知本人,不会通知工作单位或其他部门,更不会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误区十 检测出来阳性还不如不检测

  有人认为没有进行艾滋病检测还没有压力,如果检测出来阳性反而不如不检测。

  专家解答:如果有过高危行为,进行早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研究表明,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一是利于免疫功能恢复,病人CD4的复常率会有明显改善;二是会降低药物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的概率;三是可以使免疫系统维持在一定水平,大幅减少艾滋病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四是能够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患者的死亡率,如果在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并使CD4淋巴细胞计数维持在500以上,感染者的寿命可以与正常人类似;五是还能有效抑制病毒的传染性,可以有效保护家人和朋友,从而也能与健康人一样,自由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六是可以尽早控制病毒复制,反而不容易导致病毒耐药。(文/图 记者 李惺)

文章关键词:防治艾滋病 科普知识 防艾 误区 责编:王丽萍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湖北省卫健委辟谣“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未发布此信息 湖北省卫健委辟谣“病毒变异传染性更强”:未发布此信息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