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危害很大,需要加强防范和干预,但这些问题很可能跟孕期的睡眠障碍紧密相关。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涛平教授表示,及时干预孕期睡眠窒息症,对防范各种妊娠期并发症意义重大,甚至还能有效缓解“一孕傻三年”的情况。
五成孕妇晚期有睡眠窒息
李涛平表示,不少孕妇到了孕中后期会发生睡眠窒息症,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因为孕中后期胎儿生长,挤压到肺部,导致身体处于缺氧状态,长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比如记忆力下降,所以“一孕傻三年”的说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调查数据显示,50%的孕妇都会发生睡眠窒息症(呼吸暂停),虽然大多数症状较轻,但仍有5%为中重度,也就是一小时呼吸暂停15次以上,这类孕妇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
尤其是一些孕前偏胖的女性,如果有睡觉打呼噜的问题,到了孕晚期气道阻力明显增大,出现打呼噜更明显甚至明显憋气的情况,身体会处于缺氧的状态,甚至使得胎盘血管功能下降,让宝宝发育延迟。
这些问题如果及时进行干预,改善孕期睡眠状况,都是可以预防和得到有效解决的。李涛平提醒,准妈妈们在孕33周,如果发现睡觉开始有打呼噜很响、检查中发现血压、血糖指标异常、蛋白尿等现象,在进行干预时要综合考虑睡眠问题。
幼儿多动睡觉盗汗也可能是睡眠问题
生活中,许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倾向,李涛平表示,儿童、青少年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因睡眠问题导致。他解释,睡眠时间短、质量差,将影响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当孩子处于深睡眠阶段,会释放大量生长激素,深睡眠不多的孩子,身高可能长不高。因此,中小学生的睡眠,要满足成长需要和智力发育。小学生正常睡眠时间需要10至12个小时。“我们在临床中处理过不少类似问题,保证足够睡眠,对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会事半功倍。”李涛平说。
育儿过程中家长们往往还有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李涛平说,幼儿出现睡觉时睡不踏实、睡相不好、趴睡、尿床导致盗汗、惊醒哭闹等现象,很多人认为是缺钙。其实这其中原因复杂,有很大一部分也跟睡眠窒息等问题相关,建议有困扰的家长带幼儿接受专业的睡眠检测和评估。
睡眠窒息不一定都表现为打鼾
很多人以为只有打鼾显现,才需要关注睡眠窒息的问题。但实际上,不少睡眠窒息症患者并不一定存在睡觉打鼾的现象。比如孕晚期的孕妇,由于胎儿挤压肺部导致低通气;又如肥胖导致低通气,这些都不一定伴有打鼾现象,但却一样会导致肺活量降低,从而使肌体处于缺氧状况。
因此,孕妇和儿童在出现各种指标异常时,要重视通过睡眠监测来诊断睡眠窒息症,做出相应的干预。
长期睡眠障碍增加脑疾风险
除了上述的孕妇和儿童睡眠障碍危害健康外,睡眠呼吸暂停也与老年痴呆存在关联。长期有睡眠障碍的人,发生老年痴呆的风险会更高。而临床实践也发现,如果有效解决了睡眠障碍问题,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的临床症状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不仅如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逐渐侵蚀健康的机体,引发亚健康状态,直到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实质性器质疾病。比如有睡眠障碍的人,睡眠时血管痉挛、收缩,会影响脑部供血,从而诱发脑梗塞。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很大一部分心肌梗塞、脑卒中事件,以及因为过劳而导致猝死的情况,都是在睡眠中发生的。(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晓姗)
“一孕傻三年”。我们身边也的确有不少孕妇和新妈妈反映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反应也变慢了。这是真的吗?最近,西班牙学者的一项新研究第一次在人类身上发现,怀孕时产生的激素是会改变怀孕者大脑结构的。之前已有研究证明女性在怀孕之后,认知能力会有所下降,主要集中于孕妇激素变化及睡眠的缺乏会对其认知功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