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卫健委召开今年的北京市妇幼健康工作会议。去年,北京分娩量约22万。今年,北京市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会诊网络将进一步完善,针对先心病等儿童主要死因,也将增加助产机构以实现筛查前移。针对“小眼镜”增多,今年,北京还将建立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以助力近视防控。
去年转诊危重新生儿7800余例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北京分娩量约22万,相比高峰期2016年的28万,已经回归到平衡水平。去年,北京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1.69/10万。婴儿死亡率2.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9‰,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北京儿童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去年,北京加强了危重新生儿转诊网络建设,同时开展危重新生儿转会诊工作双向绩效考核,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危重新生儿转诊救治能力。得益于畅通的转会诊通道,共转诊危重新生儿7800余例。
今年,北京将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会诊网络。目前,北京共有7家新生儿救治指定医院,今年将遴选出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并发挥11家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作用,这些救治中心都将与16个区实现无缝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死亡主要因素之一,以往,先心病筛查主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今年助产机构也将参与其中,这意味着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就能开展筛查,时间更加前移,且助产机构一般是二、三级医院,医疗水平更高,与社区结合,能取得更好的筛查效果。
此外,儿童残疾筛查和诊断服务也将得到强化。目前,有35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了0-6岁儿童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今年,这五类残疾筛查和诊断服务网络将进一步完善,促进与残联信息对接,提高早诊早治率。
东西城等提前实现规范化妇幼门诊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北京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目前,北京共有281家机构通过基层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估,覆盖率达到86%,东城、西城、门头沟、大兴提前实现了全覆盖。
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郗淑艳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基层网点是提供妇幼保健的主要场所,可以提供儿童健康体检、叶酸发放、两癌筛查组织、产后访视等服务,近年来,针对妇女和儿童保健门诊提出了规范化的标准,涵盖房屋、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指标等九大项,今年,将推动各区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让这些机构能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孩子出生后就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近年来,儿童肥胖、近视、心理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小眼镜”越来越多,让不少家长忧心。据介绍,今年,北京将建立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以助力近视防控。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妇幼信息化建设,社区、相关医院、托幼机构等等都在一个网络中,电子健康档案也是其中一部分。”负责该工作的老幼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具体来说,孩子出生之后就将拥有电子档案,视力等体检数据将纳入其中,如果发现了问题,体检机构将给家长提供建议,甚至帮助转诊。该电子档案覆盖0-6岁的所有常住人口。这些电子健康档案也将与教委对接,以便相关机构能提供更有效的干预。
此外,今年北京将试点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营养厨房和儿童营养门诊建设。所谓营养厨房,其实是科学喂养儿童的“样板间”,目前正在房山区试点,在样板间中,会通过专家指导、模型展示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喂养的知识,主要针对0-6岁的孩子。营养门诊未来预计在儿童患者多的医院开设,今年将建立相关的标准。
新京报记者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