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抗癌药、救命药降价趋势,今年有望延续。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落实抗癌药降价,将更多抗癌药纳入医保,并对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
加快审批、降低税费、谈进医保、鼓励研发……今年,抗癌药降价的“组合拳”威力依旧,将满足更多大病患者的用药期待。
医保谈判 继续推进
这两年,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成为癌症“救命药”降价的重要举措。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说,2018年,我国组织开展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将目录外独家抗癌药纳入医保,并实现大幅度降价。通过与相关企业的现场谈判,17种抗癌药通过谈判纳入医保,平均降价达到56.7%,绝大多数进口药品价格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平均低36%。
此外,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也促使抗癌药价格进一步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31个省份均已开展专项集中采购相关工作。此外,国家医保局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进一步降低包括抗癌药在内的部分药品价格,其中用于治疗肺癌的靶向药吉非替尼片降价达77%。
熊先军说,2019年我国将开展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和准入谈判,将救急、救命的好药纳入医保,用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抗癌药价格。
审批改革 上市提速
近日,由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支持的抗癌新药达伯舒,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为部分霍奇金淋巴瘤等肿瘤患者提供了免疫治疗新模式。这是我国加快抗癌新药审评审批的又一成果。
2018年,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提速,让不少新药、好药上市跑出了“火箭速度”。其中,备受关注、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仅用8天就获批上市,解决了“一针难求”“赴港打针”等难题。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王平说,2017年我国批准上市抗癌新药7个,2018年达到18个,批准数量显著增多。从品种看,既包括境外上市不久的抗癌新药(13个),也包括我国自主创新的抗癌药(5个),增强了患者用药选择,更好地满足了临床急需;从审评审批速度看,2018年,抗癌新药平均审评时长由2018年前的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审批速度明显加快,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从去年开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抗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和上市管理,包括取消进口化学药品逐批强制检验、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改革临床试验申请批准制为到期默认制、对临床急需的境外新药建立专门审评机制等。
王平表示,2019年将继续加快落实各项配套政策,组织专家遴选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品种,加快上市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药品进口审批的政策和技术要求;加快国产抗癌新药的审评审批。
综合施策 保障供应
2018年,部分“救命药”供应短缺情况曾在多地出现。打通降价抗癌药进入医院的“最后一公里”,是确保患者及时用上便宜药的关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针对抗癌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国家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纳入总额控制范围,要求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和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和合理用药需求。
据悉,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802家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采购了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其中采购4种以上的医院达到259家,努力满足癌症患者的用药需求。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自执行新谈判价格以来,在全国医疗机构和药店总采购量约为184万(粒/片/支),采购总金额达5.62亿元,与谈判前价格相比节省费用9.18亿元。
李斌说,近年来,我国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癌症防治用药保障力度,将临床急需的12种抗肿瘤新药纳入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努力保障抗癌药物不断供,采取措施有效缓解部分药品供应紧张问题。建立了全国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印发了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的通知。
熊先军表示,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对国家谈判抗癌药各地采购和报销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避免医疗机构出现无正当理由不配备药品或让患者院外购药的情形,确保癌症患者享受国家抗癌药降价政策带来的实惠。
减税降价 助力“罕见”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今年,在罕见病日到来之际,全国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收到了好消息。自今年3月1日起,我国对首批21个罕见病药品和4个原料药,将参照抗癌药对进口环节减按3%征收增值税,国内环节可选择按3%简易办法计征增值税。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这些病症对人体危害极大且药物难寻,几乎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财政部税政司巡视员徐国乔说,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罕见病单一病种的发病率很低,但各类罕见病患者总人数较多。缺少对症药品、用药贵、医疗需求量大,是我国罕见病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徐国乔表示,对罕见病药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有利于支持罕见病药品研发创新、保障用药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打开药品降价空间。此次罕见病药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都”:国产药、进口药都适用;制剂、原料药都包括;征税方式一般办法、简易办法都可选,以求优惠政策充分覆盖、切实有效。
去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规范罕见病诊疗、加快罕见病药物的进口和研发。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将121种罕见病纳入其中。此前由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遴选出的48个临床急需境外新药中,就包括21种罕见病药品。王平说,针对这些罕见病药品的审批,要求在3个月内审结,以加快上市进程。
徐国乔表示,未来随着罕见病药品加速研发和审批上市,享受政策的药品清单也将进行更新,更好地支持和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需求。
今天,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完整版的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新版目录将于1月1日正式实施。
肺癌靶向药达可替尼(多泽润)刚在国内获批,第二天就送到了患者手中。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协和医院的大夫,在全国率先为患者开出了达可替尼进口新药的处方,这意味着该款进口新药在中国与全球同步上市。而在前一天,这款药才刚刚走出市药品检验所的实验室。
2019年5月24日,FDA批准诺华制药旗下新药基因疗法Zolgensma上市,一支标价高达2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448万元),用于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被称为是史上最贵药。
过去每瓶100片装,零售价16元;今年换成15片独立包装,零售价25.7元——冠心病“救命药”硝酸甘油单片涨价近11倍。北京益民药业公司心脑血管类主打产品硝酸甘油系列,一直占据全国该产品的70%的市场。
对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而言,价格低、见效快的硝酸甘油是关键时刻的急救药。可最近,不少患者发现,常备的“救命药”不仅价格涨了好几倍,一些药店还断货了。
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类似这样的“温馨提醒”:出现胸痛怎么办?疑似心梗怎么办?医生支招,赶紧吃这些药…… 看得多了,很多人就以为自己有了护身符,在家里备了不少有急救功效的药。但这些药的用处是否完全一样,它们又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吃,人们可能并不清楚。在医生看来,救命药吃错了是会要命的!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3日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今年要开展新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首批21种罕见病药品迎来减税,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四川城镇职工医保卡可与家人共享,海南将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即将进入3月,又有一批新规将正式实施,先睹为快吧。
原料药价格暴涨乱象给药品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正逐渐向医疗机构、用药患者传导。记者在浙江、上海、辽宁等地调研发现,不少医院的一些“救命药”出现了短缺的情况,危及患者健康。原料药包销、垄断、涨价等乱象亟待遏制。
救命药,进了医保更要用好(健康焦点·药品谈判降价追踪(下)) 17种谈判抗癌药降价进入医保 绝大部分医院根据需要采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