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中,有位名叫纳克索斯(Narcissus)的无敌美貌男神,在林中打猎时偶到湖边看见自己的倒影,瞬间神魂颠倒,他日日流连湖边、望着自己的影子,死后化作水边的娇艳水仙花。
这可能是最早的“自拍成瘾”症患者了。日前,利维坦公众号发布一篇文章引发人们对自拍成瘾的关注,《国际心理健康和成瘾期刊》发表研究指出,过度自拍并把自拍传到网上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研究者把这种障碍称为“自拍成瘾”。2月19日,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评判“成瘾”是有标准评价方法的,一些自测表并不靠谱,但如果一旦达到成瘾的程度就要考虑采取措施“戒除”。
是不是成瘾?时间说了算
当微信变成社交工具,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变成了信息集散地,经常是一串儿的链接,变着法希望被点击。以前爱自拍的朋友如今要么转了兴趣,要么转而用“部分好友可见”或者据说“1亿人开启”的3天可见功能了,如今还在朋友圈狂发照片的那是“铁粉”。
这样看来,爱自拍,是不是“瘾”?时间成了最大的“海选”专家。当潮流转向,大部分非“铁粉”产生了漂移,用不着上手段,自然而然地“戒了瘾”。
那么,那些在热潮退去仍旧爱自拍、爱修图、爱上传的人是不是就真成瘾了呢?
有人甚至编写了一份自测的“病情量表”,包含20个用于自我评估的陈述句,例如发自拍让我成为同龄群体中重要的一员、自拍能立刻调节我的情绪等,通过自我评分获得可参考的结果。有研究将自拍成瘾分为三个阶段:疑似,每天至少3次自拍但并不会把它们上传到社交网络上;急性,每天至少3次自拍并且每张都上传社交网络;慢性,控制不住自己无时不刻地想自拍,并且每天至少上传社交网络6次。
这样的“病情量表”不太专业。李艳认为,职业医师会对上瘾情况给出诊断,不同的成瘾有不同的诊断方法。
“希望得到认可,或者是自我欣赏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成瘾。”李艳说,而成瘾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为了某件事情,宁可放弃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无法控制自己,无时无刻不想做这件事。而最近几年以来出现的与高科技相关的心理疾病例如“无手机恐惧症”(手机不在身边就害怕),“烦扰科技”(高科技每天带来的经常性干扰),还有“上网自我诊断症”(在网上搜索了病症之后感觉自己也病了)等,将其称之为“瘾”,都有点危言耸听。
毕竟,没有几个爱自拍的朋友,朋友圈似乎都不完整了呢。
现代版“纳克索斯”是少数
网传有位叫鲍曼的男子沉迷自拍,每天都会自拍照片上传,并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某次拍照200张也挑不出1张完美照片时,恼怒地服下安眠药,好在发现及时被紧急送医,最后转到精神科治疗。
为了自己美貌的完美呈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直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这简直是现代版的“纳克索斯”。那些缺乏自信、孤独甚至抑郁的人更容易诱发“成瘾”,无论是否是自拍、网络还是游戏等。
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很难判断手机过度使用导致自杀,还是自杀倾向的人更孤独所以更多使用手机。
与药物成瘾、毒品成瘾相似,达到“成瘾”级别的人对自拍有严重的依赖性,还有人在无法拍出美丽照片时不惜去做整形美容手术。
“心理上,成瘾者在不做某件事之后,会做不下去其他事情,老觉得有什么事情没做完。”李艳解释,他们的心里保持一种“渴求”的心态,难以纾解。
真正成瘾的人一旦停药,会出现身体不适。李艳说:“有的人心慌气短、有的人四肢酸胀、浑身酸痛。”此外,成瘾者的控制力减弱,虽然知道不应该如此,也抑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在无法从事这件事时,甚至会在脑海中不断地描述这个画面,想象自己在做这些事情。”
李艳表示,判断是否成瘾,医生在诊断时会从心理、身体、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
而如果一个自拍者真的成瘾,它会具有成瘾者类似的行为,一旦离开手机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精神抑郁和功能障碍的戒断症状。
“真正的戒断反应是比较严重的。”李艳说,出现戒断反应说明成瘾。不同的成瘾有着不同的戒断反应,例如阿片类戒断综合征:肌肉疼痛或抽筋、胃肠痉挛、恶心、呕吐等。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抽搐、腹泻、戒断反应、惊厥、末梢神经炎、舌炎等。
戒断反应一般伴随着难以控制的行为,因此,当一个人不自拍、没收到点赞,只是心情郁闷、烦躁不安、不断进食、反复刷屏的话,还构不成一个真正的“自拍成瘾者”。
依赖科技产品需适度
用标签来概括人类的复杂行为,会给人错误的心理暗示。将人们对现代科技的依赖看成是心理疾病,也遭到了很多的批评:本来没什么问题,却被媒体和研究结果说成了大问题。
神经或精神类疾病是有物质基础的,例如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神经细胞中会聚集β淀粉样蛋白。现代科技如果令人成瘾,那么它背后的产生机制,仍需更大量的基础研究来证实。
但无论是否成瘾,在不合适的地点或时间自拍确实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数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全球范围内至少有超过250人在自拍时因为意外而死亡。
有人因手持自拍杆遭雷击身亡、有人因在铁轨上自拍触电身亡、有人因手持手枪自拍走火身亡……
因此,仍需要适当的提醒人们增加控制力,适度自拍。纳克索斯的故事使得他的名字在英文中被用来命名了“水仙花(narcissus)”,并加了“病症”的后缀派生出“自恋”(narcissism)。
与人们最熟悉的“节后综合征”相似,远离了假期人们会有困倦、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等较轻的症状,甚至惧怕上班,但一旦重新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一切都会发生好转。
而目前大多数迷恋自拍的人群,大部分在被叫停自拍之后,也仅仅是产生焦虑、心不在焉等症状,而且惧怕自己远离手机、惧怕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但是当出现更有吸引力、或者更紧迫更重要的事情后,将会转移注意力到其他方向。
“能够被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的状态,并不算成瘾。”李艳表示,因此,人们还是应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健康向上的事物保持兴趣,多做有益的事情,例如运动、学习,在不断完成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赢得自信心,而不需要依靠向网上发布照片求点赞或评价来获得。
日前,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引发人们对自拍成瘾的关注,《国际心理健康和成瘾期刊》发表研究指出,过度自拍并把自拍传到网上可能是一种精神障碍。研究者证实了自拍成瘾的存在,并且开发了一套自拍成瘾行为评估量表,每个人可以对照它自测得分,以评估自己是否“自拍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