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体检一切正常,3年后死于心梗
每年体检套餐都是走过场
当心!一切正常背后可能潜藏隐患
体检也要讲究个性化,不同年龄和职业检查项目应有区别
本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王婷 钱冰冰
“医生,我平时也很爱吃番茄炒蛋,能不能给我的体检套餐加一些心脏检查的项目?我看看有没有心梗的风险?”在浙江医院的体检中心,这几天接待了十多位体检要求加测心梗高危因素的客户。
原因很简单,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的一期节目成为刷屏的爆款,有位病人55岁体检正常,三年后心梗死亡,医生称番茄炒蛋是“元凶”,而作为番茄炒蛋的拥趸们,自然也关心起自己的心血管状况。
“番茄炒蛋导致心梗有点牵强,但是因此意识到体检要增加适合自己的项目是一件好事情。”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伟娟说,在她看来,没有个性化的体检,也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检查正常”的报告单会让人忽视风险
为什么说没有个性化体检很危险?就拿这篇刷屏的文章说起,报道中的主人公赵女士不到60岁,3年前体检结果完全正常,无吸烟史,饮食偏清淡,3年后却心梗死亡。
“大家知道,心梗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发生狭窄。而常规体检是很难发现血管内的病变情况的。”张伟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如果3年前赵女士做的是常规体检,没有做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运动平板等专项检查,是无法发现心血管病变的。
此外,也不能排除赵女士可能有心血管病相关的家族史,有些基础疾病也会引起心源性猝死的。
张伟娟主任建议,对于有家族疾病史、慢性病患者,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每年光靠单位体检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检查。
“没有个性化体检,隐藏在身体里的危险因素就没法暴露出来。”张伟娟说,就像这篇刷屏文章里的赵女士一样,常规体检的报告单显示一切正常,让她忽视了隐藏的风险,等到发病就来不及了。
不同人群需要增加的项目都不一样
有针对性的体检到底有多重要?简单来说,这能让千人一面的体检套餐不只是走过场。
“事实上,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群对体检有不同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细致、有针对性地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张伟娟解释说,比如,针对应酬繁多、工作压力大的企业老总、单位骨干,除了检查空腹血糖外,还可以进一步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弥补常规体检中对血糖指标的忽视,早期筛查糖尿病。
针对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都市白领人群,除了一般的心电图外,还应该加强心脏及血管的检查,尽早发现隐性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病例。
再拿老年人来讲,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胸部低剂量肺部CT、血粘度、骨密度、眼底检查、胃肠镜等,都是适合添加的体检项目。
对于女性,妇科检查、乳腺检查也必不可少。
多花400元加项目发现了早期胃癌
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一位享受到个性化体检带来便利的例子,主人公是51岁的的哥老徐,因为职业的关系,他这几年没有好好做过体检,去年参加了钱江晚报和浙江医院联合推出的体检套餐活动,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健康把把关。
“我经常胃不舒服,背也经常痛,晚班结束的时候痛得更厉害。”老徐在体检前这样对医生说。
根据老徐的职业特点,医生判断他三餐饮食肯定不规律,建议加做一个胃镜检查,要多花400多元钱,老徐有些犹豫,毕竟这次体检整个套餐也才500元。
“体检就是一种健康筛查,把问题暴露出来,你现在都已经有症状了,就是该看病了,做这个检查,是对自己身体负责。”医生这样建议老徐。
老徐咬咬牙,加做了一个胃镜检查。胃镜结果出来了,胃癌,拿着体检单,老徐倒吸了好几口冷气,忙着就诊手术,“胃癌早期,治疗效果还是可期待的。”医生告诉他。
没多久,老徐做了胃癌切除术,还上了常规化疗。一年过去了,现在,他还开出租车,身边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做过胃癌手术。不过他不按时吃饭的毛病是彻底改了,宁可少做几单生意,也要给自己留出吃饭时间。定期的复查和体检,他一次也不敢马虎了。
私人健康管家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务
作为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在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会员中心就是专门解决这些烦恼的。
很多人在不同的视频网站、音乐APP上都充值成为了会员,享受个性化的会员服务,可选择为自己的健康充值会员费的人并不多。
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会员中心的会员能享受什么服务?张伟娟说,首先,会有专业健康管理师全面采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系统科学分析,评估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体检项目,体检结束以后专家们会根据体检结果,针对现有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健康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制定健康促进方案,平时的饭菜怎么搭配,现阶段更适合哪些运动?都有专人跟进指导、定期评估和改进。
1对1、专人负责、个性化的检查和干预,会员就像拥有一位私人的健康管家。
而健康评估与疾病预警、心理健康咨询、专家会诊、就医绿色通道和健康科普讲座等,都是会员们能享受到的福利。